首页
期刊简介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重点推介
理论专栏
动态与信息
理论导读
往期浏览
关于我们
本期文章
更多>>
新质生产力下劳动价值论向创新价值论的拓展性研究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拉纳·米特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必须着力回答的重要问题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人民逻辑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更多>>
赵付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学理阐释
张国祚: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必须着力回答的重要问题
丁立群: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
韩振峰: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人民逻辑
陈咏媛:数字时代人的现代化困境及破解路径
韩喜平: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中国式现代化
王新影: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交流互鉴的价值意蕴、内容议题和实践路径
詹志华:习近平文化思想开放式体系的基本问题研究
重点推介
更多>>
洪银兴:新质生产力下劳动价值论向创新价值论的拓展性研究
本刊记者: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拉纳·米特
本刊记者: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认识的深化——访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
苑秀丽:列宁关于党的纲领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方瑞:《资本论》的历史辩证法阐释:视域和限度
本刊记者: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枢轴思想”——访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俞良早
刘明明: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团结统一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本刊记者:中国提出的进步、公平的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现代化的焦点——访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Г.А.久加诺夫
理论专栏
更多>>
王海军:延安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历史探源
胡磊:完善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内涵、要求与方法
黄河:正确理解马克思晚年关于原生社会形态更高形式复活的内涵——基于《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的分析
龙玥儿:文明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探析——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意义
罗红杰:中华文明“术语的革命”及新型文明观的塑造
张文龙:中国共产党历史耐心话语的生成逻辑、辩证思维及实践表达
动态与信息
更多>>
徐景一:马克思机器体系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资本主义应用困境研究
陈健: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殖民主义的生成原因与中国应对
杨晓彤: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隐喻及其具象化风险应对
王钰鑫: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第十一届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论坛”综述
钱婷婷: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学理化阐释——“第十五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综述
葛浩阳:世界体系理论视角下的数字帝国主义研究
更多>>
2025年选题导引
更多>>
投稿须知
作者承诺书
注释体例
全部年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全部期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No.8
No.9
No.10
No.11
No.12
请选择栏目
本刊特稿
名家访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中国式现代化
纪念列宁同志逝世100周年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笔谈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
学术探索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学习笔谈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笔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评析
世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
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
其他
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
探讨与争鸣
动态与信息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国外共产党
经济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政治经济学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学习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
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党纪学习教育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政治与社会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错误思潮批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近现代史
哲学与文化
迎接党的二十大
关闭
扫一扫 关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