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吴湘梅:在纪念马克思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科学社会主义论坛”综述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科学社会主义论坛于2018年4月21—22日在江西南昌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江西师范大学共同承办。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人民论坛》和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新闻媒体参与交流。 论坛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王伟光教授在书面致辞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严治党,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邓纯东研究员在致辞中希望高校科学社会主义教学研究工作者重点研究三个问题,即讲清楚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强研究和宣传这一思想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重大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光华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 一、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马克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因此,隆重纪念“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马克思?进入新时代,尽管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有“三个没有变”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的真理。一是理论主题没有变。中国社科院马研院任洁研究员指出,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仍然没有超越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做出诊断的客观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仍然要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需要马克思主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童晋副教授指出,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台竞技的过程中,要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就要更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二是价值追求没有变。江苏省兴化市委党校朱妙宽认为,造福人民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三是科学本质没有变。《红旗文稿》杂志社编辑李民圣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武器,当今东西方都存在的经济增长动力匮乏和如何解决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第二,我们需要纪念什么样的马克思?任洁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及时回应新时代需求的马克思主义,能够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把握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马克思主义。华侨大学周世兴教授认为,马克思的伟大人格,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严谨勤奋、求真务实、批判创新、合作与斗争等优秀的精神品格,这是推动马克思勇攀科学高峰、创立划时代理论的巨大力量。江西师范大学王玲玲教授通过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关于“共产主义信仰”的论述,驳斥了共产主义信仰问题的“回避说”“否认说”“放弃说”等观点,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是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一生,他们为实现这个崇高的信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三,我们怎样纪念马克思?江西师范大学祝黄河教授提出,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需要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做到“四个分清”,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在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二、纪念马克思,重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第一,不忘初心,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纪念马克思,首先要念好马克思的“真经”,原原本本地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国家信访局贾德贵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李玉珂教授认为,从《共产党宣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旨,在于其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鲜明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强烈的阶级性和群众性、深厚的人文性和主体性。牢固树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深入理解不忘初心的历史价值。重庆理工大学徐茂华教授梳理了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提出了以党的领导为保障、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首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创新国家治理体制、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精神家园五个方面的现实价值。浙江财经大学华正学教授指出,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为现阶段精准扶贫、攻坚克难提供了启示。 第二,不忘初心,从严治党。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根本保证。中央党校洪向华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周利生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社科院马研院贺新元研究员从十八大以来党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革命的经典论述中,提出新时代要以党的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贵州铜仁学院皮乾坤教授、中国社科院马研院陈建波等学者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对从严治党的理解。 第三,不忘初心,造福人民。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谋求人类解放和幸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价值旨归。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杨明伟研究员从“红船精神”与十九大精神的对比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即永不懈怠、奋勇前行,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党起航时的初心,要不断从中获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精神原动力。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武春霞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对于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刘须宽提出,站在“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革命、建设和发展,乃至全球秩序的重建、人类未来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第一,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邓纯东在主旨发言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和内涵”提出了新解,指出,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实现复兴伟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激励。湖南省社科联汤建军研究员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有“三个始终”,即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始终高度凝聚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要做好“三个坚持”,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落实群众路线。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外交学院余科杰教授指出,新时代观、新发展观、新党建观、新全球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温州大学夏春雨、南开大学江家城在对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趋势将是学理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独特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并进研究。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本质要求、崭新内容、光明前景、根本保障、国际主义精神等六个方面辨析了这一新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意义。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刘志明研究员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贡献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世界意义。河南社科院王承哲研究员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践、创新三个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视野,他认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期,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第四,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与传播。北京工商大学姚洪越提出,要从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三个维度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人民论坛》杂志社陈阳波副总编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当前思想理论网络传播面临诸多挑战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始终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是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 总之,我们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就是继承马克思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