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内容提要】“亲和力”一词源于化学领域,后运用于社会生活并成为一个重要理论概念。亲和力是事物之间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和趋近的力量,具有双向性、亲缘选择性等特征。当前提出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问题,既是基于我国思想理论教育的需要,也是对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亲和力深入追问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既表现于全人类层面,也表现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层面。在新时代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亲和力,就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人的亲和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人的亲和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对普通群众的亲和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要注意亲和力的多样态呈现,做到既注重亲和力又不唯亲和力,全面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关键词】亲和力 思政课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作者简介:刘建军(1963-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