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国际 ISSN:1006-5199

国内刊号:11-3591/A

创刊时间:1995年

出刊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李正华: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经验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始终重视自身的政治建设,并积累了重要经验。党在政治建设中积累的主要经验是:必须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尊崇党章、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必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这些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建党百年  中国共产党  政治建设

作者简介:李正华(1964-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09)。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对党的政治建设进行探索实践和创新发展,逐步建立起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形态与制度体系,为夺取、执掌、巩固政权和建党、执政、兴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是重中之重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昭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国社会前进的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页。〗。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指引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坚持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根本问题”〖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9页。〗,如何坚持则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邓小平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3页。〗“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1页。〗

我们党正是靠着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靠着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不懈追求,保持了全党意志和行动的统一,塑造了广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品格,引领了中国历史进步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9页。〗党的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63页。〗。

2.必须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

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主张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规定着党的政治任务,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内容,是党的生命线。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制定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以及与这一路线相适应的方针、政策,并以此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步调一致地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和党的总纲领而奋斗。党的奋斗历程启示我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路线来进行,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政治任务制定和执行政治路线。

党的二大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后,经过艰辛探索,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八大制定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82页。〗。

“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后,还要坚定,就是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来坚持这个方向。”〖《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1页。〗毛泽东曾反复告诫全党,如果忘记了党的总路线,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执行具体的工作路线时,就会迷失方向、贻误工作。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的力量就会壮大,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党的力量就会削弱,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遵义会议之前,中国革命出现的失败和挫折,原因即在于没有真正把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没有找准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最根本的时代问题的政治方案和行动路径。遵义会议之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科学解决了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与前途等一系列基本政治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了反映时代特征、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和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3.必须围绕党的主要任务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努力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为己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曾经犯过右的和“左”的错误,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统治中央期间,给党和中国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发生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造成这些错误、挫折的原因,根本上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导致理论脱离了实际。中国共产党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认识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并在结合中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排除各种干扰,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就是要推动全党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就是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战斗堡垒,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对在政治方向上有问题的人,必须严肃批评教育,问题严重的要依照党纪进行处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3页。〗这是对党的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二、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首要任务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立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离开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就必然弱化,党的事业就必然遭受挫折〖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65-167页。〗。

1.必须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之所以能够汇聚各方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党成立之初,就强调全党服从中央,并把它作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规定。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7页。〗。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是党在组织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各级党的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无条件的执行,成为一切党员与干部的模范。”〖《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73页。〗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在党内,在革命队伍内,我们有一条方针,就是团结,在原则基础上的团结,首先就是党中央内部的团结及全党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党的七大把“四个服从”作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写入党章,并强调“四个服从”最根本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坚持集体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每个党员把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作为自己言论和行动的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强调,“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中央权威,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政治纪律,是绝对不能违反的。”〖《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第17页。〗他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改革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2.必须有一个有能力的党中央和全党公认的领袖

拥有一个有能力的中央和全党公认的领袖,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邓小平说:“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心。”“领袖就是团结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 《邓小平文集(1949-1974年)》(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22页。〗“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0页。〗“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0页。〗“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84页。〗

党在遵义会议前,“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9页。〗,革命事业屡遭重创,形势岌岌可危。“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我们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正是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才不断波澜壮阔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丁薛祥:《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8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之所以能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全面显著提高,根本原因在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必须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确保党中央的政令畅通,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核心要求。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跟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对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有体制机制的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及时在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党组,规定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党中央讨论和决定或批准;成立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领导的财经小组、政法小组、科学小组、文教小组、外事小组,全面领导有关工作。”〖丁薛祥:《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8日。〗改革开放后,党坚持并不断完善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性安排,“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70页。〗,这些制度举措为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有力保证〖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70页。〗。

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最初一公里”走到“最后一公里”,需要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能否畅行无阻,关系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能否落地生根。畅通“最后一公里”,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强堡垒和联系党中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必须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心实意深入群众中间,努力提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三、尊崇党章、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是基本途径

尊崇党章、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历史表明,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按照党章的要求,毫不含糊、毫不动摇。党章规定的政治立场、根本宗旨、根本目标,必须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必须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党规党纪。

1.必须尊崇党章并不断完善党章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95页。〗

党章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需要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召开了19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了1部党纲和18部党章。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诞生了第一部党章,以后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结合实际对党章进行修改。“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总是认真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尊崇党章并不断完善党章,对于建设一个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重大。

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织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35页。〗党的七大还明确规定:“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39页。〗这个规定的核心要点,在之后历次修订的党章中一直延续下来,对于严肃党内生活、加强党的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党的十二大修订的党章对党如何发挥领导作用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749页。〗其中政治领导是根本内容和根本方式。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党代会制度化。对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作出六项规定,成为党内政治生活和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遵循,对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全党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发挥了重大作用。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明确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8页。〗。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在党章中首次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必须不断完善、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强调要以制度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形成了一系列与党章相适应的政治建设方面的制度和规矩,有力地保证了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成效。

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就明确规定各地党组织不得自定政策;凡关系全国的重大政治问题,各地党组织不得违背中央立场单独发表意见,言论行动有违背党章及大会决议案的,必须开除党籍。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四个服从”。在延安整风中,党中央制定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等,确认和强调了全党服从中央的政治原则,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制定、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还制定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工作规则,探索建立巡视制度,并把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首要任务。这些制度机制,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立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原则,保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3.必须加强党章党规的学习教育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要的是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要通过不断地开展和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全党遵守纪律和规矩的自觉性。

中国共产党是特别重视学习的党。党成立后,就规定从中央委员到每个党部的负责领导者都必须参加支部组织,过组织生活,虚心听取批评;注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培训干部,提升干部的党性。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延安整风,到执掌全国政权后持之以恒开展的整党运动与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全党正是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总结经验和教训,达到团结和统一。仅从改革开放的开启至党的十八大期间,党中央就开展了5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成为常态。特别是2016年党中央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将党内教育由“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扩大到了全体党员,将学党章党规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实现了全党的大团结,切实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改善了党的形象,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基础工程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42页。〗历史表明,一个健康洁净的政治生态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全党的思想、意志、行动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贯彻执行;对于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前提。只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48页。〗。党的政治先进性,需要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锻炼,在实践中维护和保持,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党内生活的政治特质,旗帜鲜明讲政治。1928年11月,周恩来指出:“发展党内政治的讨论,提高政治的水平线。各级党部都要尽可能地讨论一切党的政治问题,引导每个同志都尽量发表对于政治问题的意见。”〖 《周恩来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页。〗1929年12月,毛泽东提出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2页。〗。这就赋予了党内生活的主题以政治特性,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87页。〗,“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9页。〗。党员干部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心存敬畏之心,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之弦。“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7年2月14日。〗

党内政治生态受到污染、从政环境受到破坏往往是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被破坏开始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没有守住,其他纪律和规矩也会随之失守。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生态这个概念。随后他多次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3页。〗“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第87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勇于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通过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补足精神之钙,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顽强意志正风肃纪,在“打虎拍蝇猎狐”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压实管党治党责任,积极营造讲政治的良好风气,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保证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必须制定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抓住党的领导干部这一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主体和党内政治生态的建设主体,在党内生活中磨砺党性,充分利用党的组织生活载体,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方法,激发党内政治生活的生机活力。

2.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

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中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为营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延安时期,党对民主集中制作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明确提出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经典表述,阐明民主集中制的运行原则,健全民主集中制。自此以后,党“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9页。〗,形成了既严肃规范又生动活泼的党内政治生活,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党在推进自我革命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把它作为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历练的必修课、常修课,作为洗涤党员、干部思想和灵魂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0页。〗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将自我批评概括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并第一次将“批评和自我批评”写入党章。毛泽东还详尽阐释了党内批评的原则与方式,要求防止主观武断和批评庸俗化倾向。一方面,“党内的主观主义的批评,不要证据的乱说,或互相猜忌,往往酿成党内的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组织”;另一方面,如果“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92页。〗。

实践证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越是任务艰巨、形势复杂,越是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闯关夺隘的决战期,就越需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党就会有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党领导的事业就顺风顺水、蓬勃发展;反之,就会给党领导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增强政治敏感性,讲党性不讲私情,必须把握明辨是非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成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

3.必须营造健康洁净的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81页。〗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文化土壤能够涵养和维系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温润和滋养党员的思想和灵魂。不良政治文化是污染党内政治生态的毒壤,容易产生党内贪污腐败、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以及能力不足等严重问题,削弱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营造健康洁净的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9页。〗。挖掘吸收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营养和思想精髓,继承弘扬革命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巩固党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增强甄别外来政治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外来腐朽政治文化的侵蚀。党的十九大把“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7页。〗写入新修订的党章。

党中央构建反腐败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协调和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反腐败斗争,形成强有力的反腐败合力,营造“山清水秀”的从政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不能存在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也不能存在党内同党外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政治利益集团。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就是要防范和清除这种非法利益关系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恢复党的良好政治生态,而这项工作做得越早、越坚决、越彻底就越好。”〖《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第31页。〗

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坚决铲除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政治文化,正风肃纪,惩治腐败,纠正“四风”,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提高了党的威望。


五、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重要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这是对党的政治建设历史的深刻总结。

1.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共产党人为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劳动者而斗争的政治立场和主张。《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对党员的诸多规定和要求中,核心的也是“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立场,保持“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政治追求。党没有与人民利益对立的党派私利,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力量的根基所在,也是保证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之一。

党成立以来,在坚持党的宗旨问题上一以贯之。党始终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追求当作凝聚同志、实现理想的根本性问题,强调人民群众是党的最根本的力量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参见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05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党章中的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如果有了自己的私利,那就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第30-31页。〗“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0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生动诠释了党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

只有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党才能避免患得患失,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已经被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力证明。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重大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2.必须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鲜明主线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党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争权益、谋福祉的历史。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62页。〗刘少奇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42页。〗在实践中,党形成了反映党群关系规律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经受住了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考验,成为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为了牢固树立群众观,党形成了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好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全党树立了系统的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党认识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辛向阳:《百年大党依然年轻的密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4期。〗。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全党形成共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党的十九大以后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在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操心事、揪心事上,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以人民为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培元固本、开拓创新,并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建党百年来,党在领导人民为完成和推进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始终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手挽手、心连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拥护和支持,党得以强基固本,从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有着90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大执政党。

党要赢得民心,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始终把人民的期盼变成党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就是要紧紧抓住并着力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实干苦干的作风,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把促进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实现共同富裕。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堵漏洞”“补短板”“固底板”,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问题对党的伤害极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人民群众最厌恶“四风”,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就是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彻底铲除这个寄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就是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就是要将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由人民来检验,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标准里〖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42页。〗。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始终重视政治建设。从革命时期提出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到建设时期提出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再到改革时期提出的“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新时代,更是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2页。〗。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全过程,蕴含着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观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独特优势和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2月28日。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


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